董宣為洛陽令,官不大。東漢定都洛陽,“洛陽令”類同京兆尹,這是京都的官,不大好當的,豪強多,惡霸也多。“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”,便是邪惡勢力橫行的一個顯例。
大凡欺世橫行的地痞惡霸,都喜歡揚言“黑道白道都有人”。其中有的或許是虛張聲勢,更多的卻是實有其事。那位“白日殺人”的“蒼頭”,恐怕就是這樣的角色。大凡正不壓邪的地方,總是因為本該扶正祛邪的有關部門或有關人士本身也沾染了邪氣,或是有所圖,或是有所求,或是有什么把柄抓在人家手中。從史書的記述之中可以看得出來,董宣并沒有這種種的顧忌,他是敢于碰硬的。
假如董宣貪生怕死,碰到這種“白日殺人”的亡命之徒,或許就會退避三舍,甚至躲在府邸之中不敢出門。假如董宣貪圖錢財,從“白日殺人”的惡霸那邊得到一點蠅頭小利,說不定還會去充當黑道人物的后臺,上演一出白道黑道相勾結的鬧劇。董宣顯然不是這樣的人。你敢于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也好,你是那一路神仙的胯下坐騎也罷,他都窮追不舍。不要以為這種地痞惡霸的底氣真的就那么硬,真的就什么都不怕,你硬了他就軟,你不怕了他就怕,那個蒼頭奴就是被董宣追逼得不敢出門的。
董宣碰硬,碰的當然不僅是這個蒼頭奴,他碰的其實是一股豪強勢力,其代表人物就是蒼頭奴后面的那位湖陽公主。假如董宣想巴結權貴,或者只要他不敢得罪權貴,對于湖陽公主的蒼頭奴,大概是會眼開眼閉的,甚至白天虛張聲勢搜捕案犯以欺世惑人,晚上又悄悄到湖陽公主那邊給他吃定心丸。董宣顯然也不是這樣的人。“因匿主家,吏不能得”,你總還有露面的時候。“及主出行,以奴驂乘”,董宣就專門守候在那邊,
“駐車叩馬,以刀劃地,大言數主之失;叱奴下車,因格殺之。”硬是為洛陽百姓除了一害。
事情并沒有到此了結。董宣“打狗”不看主人面,甚至當著主人的面“打狗”,還要“數主之失”,這以后發生的事,其實是可以預料得到的:湖陽公主告了御狀,光武帝劉秀大為震怒,“召宣,欲錘殺之。”但董宣寧死不屈,他責問劉秀:“陛下圣德中興,而縱奴殺人,將何以治天下乎?”他連給劉秀一個面子向湖陽公主叩頭謝罪都不干,“帝令小黃門持之。使宣叩頭謝主,宣不從,強使頓之,宣手據地,終不肯俯。”假如董宣屈服權勢,一看劉秀大為震怒,就被嚇得魂飛魄散兩膝發軟叩頭求饒,以后就別再想碰硬,除了一個地痞惡霸,別的地痞惡霸照樣還會橫行無忌,根本不會把你放在眼里。
這個故事的結尾是富有戲劇性的。董宣的大義凜然和剛正不阿大概也使劉秀的心靈受到震憾,感到要治理天下,不能不用這樣的忠直之士,于是不僅不再“錘殺”他,不再逼他“叩頭謝主”,還“賜錢三十萬”予以褒獎。董宣將這筆錢全部賞給了他的部下,“由是搏擊豪強,京師莫不震栗”,那股邪惡勢力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抑制。
橫行無忌的邪惡勢力,往往都有他的背景,敢不敢碰硬除霸,是對當地領導政治素質的一種全面測試:碰硬,先要自己過得硬,沒有任何雜念。只要在任何一個環節上軟下來,只要在任何一個瞬間萌生雜念,都會功虧一簧。
董宣碰硬除霸的故事,很值得人們一讀。
寫于2000年4月22日,原載9月7日《文匯報》,收入《老宋雜文續編》上卷

加載中,請稍候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