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青,祖籍河東郡平陽縣,也就是現在的山西臨汾西南。
司馬遷在《太史公自序》中評價漢朝戰將衛青:“直曲塞,廣河南,破祁連,通西國,靡北胡?!憋@然,他非常敬重這位軍事名將的豐功偉績。(下圖:戰功赫赫的衛青。)
如果說出身,衛青并不風光,畢竟,他家庭貧苦,他從小就當牧童,成年之后,才跑到平陽公主家,擔任了一名不起眼的“騎奴”。盡管是奴仆,他的胞姐——衛子夫總算躋身漢武帝的心愛之列,與漢武帝成婚之后,衛青才有展現自我才華的好機會。
更有趣的是,衛青的主人——平陽公主,居然出身富貴、命運多舛。她本是漢景帝劉啟與皇后王娡的長女,同時,也是漢武帝的“同母姐”。對于任何女子,婚姻大事的確很重要,平陽公主先嫁給了曹壽,后改嫁夏侯頗。想不到,夏侯頗居然畏罪自殺。接下來,漢武帝親自出面,命衛青娶平陽公主為妻。無疑,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奇異婚配呀。(下圖:漢武帝是衛青的恩人,也是克星。)
有漢武帝、衛子夫和平陽公主做后盾,衛青隨即官員亨通,先被提為建章監、侍中,后遷太中大夫。公元前129年,升任“車騎將軍”,他手中的權力日益增大。首先,發起河南戰役,一舉收復河套地區,置“朔方郡”,隨即被封為“長平侯”。此后,匈奴分兵南下,衛青乘夜奔襲,大獲全勝。隨之,進拜“大將軍”——類似現在三軍總司令的高位。他與時局對應,再次爭戰,衛青一生七次出擊匈奴,最終加拜“大司馬、大將軍”,顯然,已經超越想象、位極人臣了。
元封五年,也就是公元前106年,衛青病逝,漢武帝在茂陵東北,修建了一座陰山形狀的墓冢,“起冢象廬山”,謚號為“烈”。劉徹允許其陪葬茂陵——也就是漢武帝安息之地。顯然,這是一種無上的尊重與榮耀。據推算,衛青英年早逝,他過世時,年僅45至48歲之間。無疑,眼前還有多、更重要的事,沒來得處理。(下圖:衛青畢生征戰,非常敬業。)
《史記·衛將軍驃騎列傳》中寫道:“有一鉗徒相青(衛青)曰:‘貴人也,官至封侯?!逼鋵?,對于功名富貴,衛青只求奮進、不圖兇險,倘若苛求,只會兩手空空、有愿難遂了。
其實,除去統軍作戰,征服匈奴之外,衛青最惦念自己的親外甥——曾被立為太子的劉據??上?,劉據的對手居然是城府極深、相當敏感的漢武帝。
《資治通鑒》記載,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,總為日漸寵衰,由衷地擔憂,漢武帝主動找到衛青,表示太子溫厚好靜、能安天下,是最合適的守成賢主。衛青在世,沒人敢構陷太子,直到他去世,陷害太子的勢力才逐漸強大起來。
很遺憾,衛青去世,一切局勢都無法掌控了。最要命的是,漢武帝絕不允許身邊的武將,具備超越皇權的任何勢力,哪怕小舅子衛青,也不在話下。還好,對于這種想法,衛青早就一清二楚,因此,他只求遮掩在劉徹的強光背后,絕不做令皇帝懷疑、算計的行動。(下圖:漢武帝與衛青的葬身之地。)
很遺憾,漢武帝確實難以伺候,他一直緊盯小舅子的一舉一動,即便對方小心翼翼,也逃不過帝王的暗中算計。衛青去世15年后,忽逢“巫蠱之禍”,衛青的長子——“長平侯”衛伉,受到牽連,遭受“坐誅”。衛伉的子嗣、衛青次子衛不疑與幼子衛登等人,并 未受到更多牽連。此后的漢宣帝、漢成帝與漢平帝都放寬了管束,衛青的后人,均以皇帝詔命,一帆風順地“復家”。漢宣帝詔賜衛青的孫子,錢五十萬;漢成帝時期,衛青的曾孫衛玄,反倒當上了“長安公乗侍郎”。目前,山西臨汾,仍有“大將軍故里”,各種歷史遺存,供后人懷念、瞻仰。
評論
重要提示:警惕虛假中獎信息